蓄电池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蓄电池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学者多个自贸区应保持政策一致性形成良性竞争dd

发布时间:2021-01-20 08:14:27 阅读: 来源:蓄电池厂家

学者:多个自贸区应保持政策一致性 形成良性竞争

“我认为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明确自贸区是改革探索的主体,中央部委是复制推广的主体,这两个主体要分开。一个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内的规律在小区域里试点成功,如果不能复制推广,那应该由复制推广的主体来负责。目前的核心问题不是自贸区去做什么,而是要找到制约自贸区自主创新探索的来源是什么,把这些方面克服掉。”

当自贸试验区从一个变成多个的时候,如何处理这些自贸区之间的关系便成了接下来改革开放要面临的问题。

作为长期关注自贸区发展并且给多个自贸试验区进行过政策咨询的学者,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将这样的态势称为“自贸区改革锦标赛”。

而要保证这个锦标赛中的竞争是良性的,陈波认为,首要的解决方案是区域之间和板块内部的自贸区主要政策一致,同时允许自上而下进行细则政策的制定。

良性竞争的“自贸区改革锦标赛”

《21世纪》:今年国家的自贸试验区战略开始迎来了“多子落地”,当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四个地区同时推行改革试点的时候,区域之间会产生怎样的竞合?应该如何协调?

陈波:津闽粤三个自贸试验区获批后,由自贸区引领的改革和开放就将面临区域之间和板块内部的协调问题。我认为,首要的解决方案是区域之间和板块内部的自贸区政策要一致。

自贸区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开放环境下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其重要特征就是政府竞争中立、政府退出市场,以市场机制来管理市场自己的行为,如果自贸区政策不一致可能导致区域“歧视”,最终会产生很多问题,等于用政府强力来建立一个虚幻的市场经济体制。

比如说负面清单,各个自贸区不应该有差异过大的负面清单。法律不能政出多门,不然可能出现试验出的成果,每个地方都说自己是对的,那么到底推广哪个?但是如果根据区域特色有微小的区别是允许的,根据区域内的产业特色在新的地方做开放的尝试。四个区域的负面清单大体一致,保证总体的统一性,微调可以保证区域特色。

保证政策的统一性可以规避不同板块向中央要不同政策,也可以避免板块内部的园区向各自的最高领导要不同政策,从而规避歧视化和歧义性的政策。

政策的一致性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形成多个自贸区的良性竞争,形成“自贸区改革锦标赛”。自贸区改革过程中的阻碍有很多,但是到底什么会影响改革进程,这个并不明确。到底是前置的潜在的阻力,还是地方官员的不作为,或者是利益集团的阻挠?通过统一的政策建立良性的竞争则可以去掉地方官员不作为这个可能性。

另外,我们都知道自贸区不只是地方层面的改革,而是涉及部委的放权和改革,四个自贸区一起去申请改革的事情,阻挠会相对弱化,而潜在的风险也能够共同分担。

但是这所有的好处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必须在大致相同的框架下进行试验,不然没有对比、没有竞争,单纯多几个自贸区只是给中央增加监管负担。

在大框架一定的情况下,细则可以允许不同。这就好比中央给定一个命题作文,怎么写是地方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竞争。各个地方在同一个大框架下进行试验,有很多东西可能还是重合的或者有相似地方,所以因地制宜地制定自己的细则性政策,而这些细则性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有相互的可比性,这就是既强调了竞争,又保证了应对区域特色型经济的发展。

自贸区是改革探索的主体,部委是复制推广的主体

《21世纪》:地方不同的细则政策应该怎么产生?

陈波:细则的产生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中央规定大方向,由地方通过与企业沟通、座谈了解企业需求,来制定细则政策并且推出。

我们此前自贸区的试验总是会问一句话,这东西能不能被复制推广?但是作为地方官员来说,他无法回答在这么小区域的试点能不能在960万平方公里复制推广。这样的主题不明确,会导致改革的速度走慢了。

因此,我认为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明确自贸区是改革探索的主体,中央部委是复制推广的主体,这两个主体要分开。一个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内的规律在小区域里试点成功,如果不能复制推广,那应该由复制推广的主体来负责。目前的核心问题不是自贸区去做什么,而是要找到制约自贸区自主创新探索的来源是什么,把这些方面克服掉。

把自贸区作为改革探索的主体将涉及放权的问题,还有细则政策到底由谁来批准的问题。原则上来说,既然要进行改革,就必须给那个地方充分的信任和权力,既然选了这个地方进行尝试,就应该充分地去放权,允许他们做试点。改革一定是有风险的,改革和风险之间要做一个平衡,如果选择小区域内做试点,那必然就是重改革轻风险,如果在全国推广,就是审慎的。但是在小区域这个风险可控的地方你还不放手,那么你的改革就没法推进了。

民资比重是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

《21世纪》:在你看来,如何评判这些试验田在这场“自贸区改革锦标赛”的成绩?

陈波:我们以前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自贸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定要大量吸引外资,如果外资没有到,那就说明做得不够好。我认为,我们要理解“开放倒逼改革”,开放是手段,改革是目的。因此,要用开放来倒逼国内先进行改革,换句话来说,考察自贸区做得好不好,外商投资是不是踊跃肯定要看,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民营企业占自贸区企业的比重与发展自贸区之前民资比重,以及和国家或者这个地区民资企业所占比重的区别。

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除了负面清单,还有政府要竞争中立,没有政府的竞争中立,负面清单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需要给中国自己的民营资本以国民待遇,对国内的高度垄断的企业,减除对他们的补贴,打开进入壁垒,例如金融、能源、服务业。

上面说的民资比重,如果明显高了,说明这里面的行业壁垒减少了。这是开放倒逼改革成功的明显信号。由于是开放的,所以在这个区域里我们也会看到外商投资的比例更大。

铜雀台手游

三国挂机传奇

皇室战争单机安卓手机版